书架
玩宝大师
导航

第174章 朱三松不够,再加吴昌硕

所以,这件臂搁不太好估价。

不过,也不是没有参照,在明清两代,竹雕作品,朱稚征的手笔,不差于任何一位名家!

而且,朱稚征的传世臂搁,闻所未闻,更是珍罕。

余耀想了想,一百多万的明代名家的笔筒是出现过的,虽然一般来说,臂搁比笔筒价值要低;但这不一般,毕竟是朱三松罕见的作品,不能这么论价。

平心而论,如果他现在资金充足,拿下这件臂搁,三百万他都肯出!

“拍卖会上也能捡漏!”余耀心满意足。虽然这件竹林七贤竹臂搁两端因为长期包银,颜色稍浅,包浆略薄,但他也不准备再套上银边套了。当然,也不能扔了。

余耀拿起两件银边套,不由得又看了看。

结果,居然又有新的发现!

银边套里面,好像也有刻字!

这两件银边套,就好像两个带弧的没口的扁盒,余耀拿着一件,里侧的凹面上靠口沿的部分,居然也錾刻了四个字。

余耀拿起强光手电,照射之下,看明白了:

老缶藏私。

石鼓篆书,字体古拙,金石味儿十足。

余耀又拿起另一件银边套,这一件,是在凸面上刻了四个字,同样的字体:

珍品难觅。

余耀不由瞪大了眼睛。

好家伙!

珍品难觅,老缶藏私!

一个朱三松不够,再加一个吴昌硕!

怪不得包上了银边!

这意思是不想让人看到朱三松的款儿啊!就算有朋友见到这件臂搁,也不知道是谁的作品。这样的珍品,就连吴昌硕也是好不容易才得手,所以才如此藏私。同时,他藏也只能藏一辈子,又留下了线索给后来人。

老缶,是吴昌硕的别号之一,他的别号很多,老缶算是比较有名的一个。

吴昌硕生在晚清,生命的最后的十几年活在民国。他的名头就不用说了,书画家,篆刻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不仅是文人画最后的高峰,也是石鼓篆书第一人!

这银边套里面的石鼓篆书,功力之深湛,令人叹为观止,想必就是他自己刻的。当然,这应该是平刻之后,才又找人做成了银边套。

吴昌硕是清末民初书画界旗帜性的人物,而且指点提携过大量后辈,比如:齐白石、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沙孟海······

朱三松“一气成”的竹臂搁,吴昌硕錾刻后制成的“藏私”银边。

吴昌硕刻过印章,刻过紫砂壶,谁听说过他刻过银?!

这件臂搁,加上这套银边,那可就不止三百万了,五百万也舍不得出手啊!

虽然本来余耀也没打算出手。

余耀打开保险箱,小心翼翼将两件银边套平放,又将竹臂搁担在上面。

锁上保险箱,余耀点了一支烟,抽了几口,心情还是有点儿激动。

这真是撞大运了!

就这么一件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流出来的,而且后来接盘的人,也一直没有拆过银边;如此一来,既不知道是朱三松的作品,也不知道是吴昌硕的珍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玉露文学【y6go.com】第一时间更新《玩宝大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都市连载810万字

作者:八零阿涛

简介:杨小涛穿越了,还是穿到情满四合院的世界。只是熟知剧情的他,更倾向于称呼为禽满四合院。刚来就碰到贾东旭结婚,而原身竟然是一身伤的死在床上。究其原因,却是……被院子里的禽兽合伙揍了,这才有了杨小涛的穿越。同名同姓,却是不同的性格。在这个激流勇进的年代,在这个满是禽兽的四合院,杨小涛很迷茫,很难过。好在,穿越者的标配没有少,“快乐学习系统”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