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管兵的绝窍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玉露文学】地址:y6go.com
又是艳阳高照,万里睛空。
昭玄寺的大殿后,各种材料堆的如同小山。
最多的便是煤和炭,其次便是陶土和坩泥。
前者的作用自然不必说,后者则要用来烧制耐火砖,起高炉,制坩锅。
恰恰这两样,在泾州最常见。
往东南百多里的华亭县,就是后世甘肃省最大的煤和粘土的出产地,被誉为“煤城瓷都”,许多矿都在浅表处,自先秦时期,就已大量开采了。
而昭玄寺年年都要为治下的郡县塑佛,再加僧户大都用不起铁器,年年都要烧陶,所以这两样材料都是现成的,根本不用李承志再把李家堡的煤和粘土运到山上来,所以省了不少的力气。
剩下的便是铁料了,什么都有,最多的就是锄头和犁尖。
两个铁匠正在翻拣,李承志让他们把生铁和熟铁仔细分开……
再往北十多丈远的空地上,近百号僧壮正干的热火朝天。
一部分在烧地,烧化一层便挖一层,另外一部分则将挖出来的泥土运送到旁边,在李氏陶匠和泥瓦匠的指点下,筑建烧制耐火砖的窑炉。
旁边的两个院落里,还各有一伙铁匠和木匠,正各自围着一张图纸,小声的讨论者。
无一例外,这些匠户全姓李……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感谢这个时代特有的“庄园经济”。
解释起来有些复杂,说简单点,就是因为连年战乱,民间工商业基本停滞,没地方买东西,所以所有的生活必须品,人民都得想办法自给自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