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初唐:砥砺前行
导航

324.第324章 志在必得 江南来人

【第1/2页】

第324章志在必得江南来人

长安,朝会。

陈青兕一如既往地听着户部、工部、吏部的表演。

朝廷这年主打的就是休养生息,户部开垦了多少荒地,工部修了多少河渠,各地县令、官员的表现如何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户部、工部、吏部正好负责这些要务,庙堂上的问题自是以这些为主。

陈青兕听得认真,却极少发言,保持了谨言慎行的态度。

本以为这日朝会会如以往一样,平淡的结束。

不想在退朝的前夕,谏议大夫袁思敬大步站了出来,高声道:“臣有事奏。”

陈青兕略微一撇目光,然后目光扫过最上首的许敬宗,心想:“是他出手了?”

雍州司马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剩余的礼部侍郎目前为止清流派的高智周呼声最高。

但呼声并不等同得到……

陈青兕从不会在庙堂上小觑任何人,不管是敦厚如长者一样的许圉师,还是善于曲从迎合,大伪似忠的许敬宗,都不是善茬,没等到任命下达都不算稳。

以陈青兕为首的清流,推荐的是高智周。

许敬宗推荐的恰是谏议大夫袁思敬。

李治示意袁思敬直说其事。

袁思敬道:“臣弹劾滕王横征暴敛,骄奢放纵,为一己私利,大兴土木引起极大的民愤,还专门趁着农忙时出来纵马游乐,嬉戏百姓为乐。倚仗皇家身份,蔑视天家法度,淫乱臣属之妻。陛下仁德,不愿严惩亲叔。但滕王屡教不改,完全无视陛下苦心,理当严惩,以告天下。”

袁思敬一脸正气,说话掷地有声,在殿中回荡。

袁思敬说的确有其事,殿中官员反应却是平平。

滕王李元婴的事情,别说庙堂上的官员,就算放眼天下,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先帝李世民皇位来路不正,也不知是出于报复,还是什么,李渊给自己的次子留下了十数个需要照顾弟弟妹妹。

李元婴就是最小的一个。

李世民作为“长兄”,为了表现自己长兄如父,对李元婴照顾有加。但李元婴就是个顽劣少年,横征暴敛建造滕王阁不说,还不遵法度,时常拉着一帮幕僚在王府内欣赏杂技舞乐,又无视宵禁制度,纵容部将夜间出门行猎。

混蛋透顶……

李世民对这个老爹临终托付的弟弟全无办法,严惩不孝,不惩不仁。

李世民死后,李治对于这个最小的叔叔,也没有特别的好办法。

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治,都记得李渊临终的叮嘱,要好好照顾李元婴,采用和稀泥的方法,将他赶到江南,眼不见为净。

所以对于李元婴,朝臣不是没有弹劾过,而是弹劾会使君上为难。

渐渐地,也就没人提了。

也是如此殿中官员见袁思敬提起,无人应和,都以为会与以往一样,草草了事。

陈青兕却叫了声“不好!”

如果真是弹劾无用,许敬宗不可能让袁思敬在这关键时候给李治添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将》【零点小说网】《上流玩法》《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游戏搞到一个亿》《买活》《从盒而来》《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漫画路人自救指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九章吉

九章吉

其他全本107万字

作者:明月珰

简介:公主之女长孙吉。喝茶只喝一年产几斤的大红袍。穿衣不能带刺绣,内衣必须要云棉,鞋上必须缀宝石。住在京城四大名园之一的宁园。出行马车足有别人家堂屋大。虽然貌美,但实在身娇病弱。她娘亲晋阳公主毕生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个麻烦精女儿嫁出去。六元之才陆行。什么茶都喝,什么水都行。衣服常年磨损袖口。住在京城东阳坊,堂屋也就华宁县主的马车大。出行得去租赁马匹或者毛驴。虽然有才,但实在穷酸。他对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