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初唐:砥砺前行
导航

第244章 不敢不从

陈青兕回到房间,想了想,点水入墨,给自己的夫人写了一封信:妙宸吾妻,见信安好。此番奉命北上,一路思念。闲暇无事,为腹中孩子取名,数月间,男女各取五十余数,只待回京共同择取。本欲春行秋归,共迎新生……

他洋洋洒洒写了两千余字的肉麻信件,让人送往了长安。

虽念着长安怀有身孕的夫人,陈青兕言行如一,并没有因为自己想要亲眼见证自己的孩子出生就急着募集徭役建造三受降城。

而是先将灵州、夏州、盐州三州刺史叫到了灵州,与他们了解三州的春耕情况。

因为战事,一部分的铁勒叛军南下的时候,践踏了不少灵州的田地。

陈青兕需要确保三州境内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莫要因为战事出现储粮不足的情况,顺便了解一下三州的民生经济。

这不了解还不知道,听了三州刺史的汇报,陈青兕发现灵州、夏州、盐州三州的民生情况比他想象中好的不只是一星半点。

都说宁夏黄河平原是塞上江南,但陈青兕却发现绝大多数的江南百姓都没有灵、夏、盐三州百姓过的舒适。

因为朝廷的需要,江南一切以农业为主,导致粮贱伤农,江浙百姓生活困顿,以至于发生了造反事件。

灵、夏、盐三州地,前两者受黄河平原滋润,物产丰富,后者地如州名,盐州,产盐大州,当地所生产的青盐,便宜实惠又好吃。

三州百姓生活水平较之江南,更甚一筹。

只是灵、夏、盐三州之地有着巨大的缺陷,人口严重不足。

三州之地过于偏远,就算百姓生活殷实,也无法吸引他人迁徙入住。

历史上灵夏真正得到发展的机遇是在未来的五代时期,中原大乱,武夫横行于世,黄巢、朱温寇入关中,诸多百姓向北逃难。

定难军接收了这些百姓,渐渐发展成为了让北宋头疼的西夏一国。

西夏便是凭借灵夏之地,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惜了!”

陈青兕感慨的说了一句。

古代极其重视乡土情,衣锦还乡是最大的荣耀,也因此衍生了客死异乡这个词语。

稍微有些条件的人,为了安葬故乡,甚至不惜砸锅卖铁,千里走尸。

想要人为制造大量人口迁移,唯有乱世才有可能。

现在是太平盛世,放着关中、中原不待,只要正常人都不会选择迁徙偏远的灵夏……

哪怕知道这里的生活安定富足。

也是因为人口稀缺,对于民力的使用,必须慎之又慎。

陈青兕看着手中三州送上来的户籍近年来各州的发展报表,想着如何在尽量不伤及民生的情况下,将三受降城修建完毕。

狄仁杰作为陈青兕的助手,也在一旁认真看着,他想为自己的先生寻得一两全之法,只是一无所获。

人口不足意味着劳动力稀缺,劳动力稀缺就意味着没有多余的民力浪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玉露文学【y6go.com】第一时间更新《初唐:砥砺前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其他全本67万字

作者:橙子棠

简介:沈欢喜很倒霉,头婚嫁了个凤凰男,二婚嫁了个妈宝男。她忙着给家里挣钱,劳心劳力付出,对两个女儿疏于关心,不知道头婚时凤凰男背着她虐待孩子,也不知道二婚后妈宝男一直在女儿跟前挑拨离间。几经磋磨,两个女儿心受重创,自卑怯弱,还和她产生了很深的隔阂,以至于母女老死不相往来。再后来,大女儿因沙尘肺丢了工作,宁可去捡破烂谋生也不求助于她;小女儿患了肺癌,也不愿告诉她,最后因为没钱去医院,活活病死在破旧的出租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