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水煮宋朝之旭日初升
导航

(六十二)篡改历史

《水煮宋朝之旭日初升》转载请注明来源:玉露文学y6go.com

李世民吃螃蟹吃的津津有味,赵光义这个好吃佬也想尝尝螃蟹的滋味。世民老哥,螃蟹是什么味道,好吃吗?李世民告诉他,螃蟹鲜美无比,吃一次就上头。吃一次就想吃第二次,吃第二次就想吃第三次,真是回味无穷。

赵光义来到史馆,态度暧昧,让史官拿出《太祖实录》,就是记录赵匡胤生平事迹的史料。史官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你读过书没有,不知道帝王不能观史的制度吗?你要看实录,是想篡改历史吗?

宋朝的史官毕竟没有秦汉史官那样的硬骨气,恭恭敬敬拿出实录。赵大的生平事迹都记录在册,当然其中还掺杂了一些你的事情,请仔细观看。赵光义看了一遍,非常不满意。你这个小同志怎么搞的,这样写实录,专业素质简直太差劲了,你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像你这样写是不对的,我来告诉你,应该怎么写。什么?不行吗?李世民是唐太宗,我是宋太宗,大家都是太宗。他能篡改历史,我为什么不能?少说废话,按照我说的改。

关于陈桥兵变的事迹,修改之后的版本,大致是这样的。话说赵大黄袍加身之后,就要回开封夺取政权。士兵们准备回去杀人放火,大肆抢劫一番。这个时候,正义与英雄的化身,赵光义及时出现。拦住恶贯满盈的赵大,义正言辞的告诫他。我们是正义之师,为了得到人心,一定不要纵容士兵抢劫。原本准备烧杀抢掠的赵大被赵光义教育的无地自容,立刻恍然大悟。拉着赵光义的手,赞不绝口。好弟弟,要不是你及时提醒我,我差点就犯下了大错。你善良仁慈,顾全大局,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赞扬你了!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陈桥兵变的时候,赵光义和家人们躲在开封定力院。为了彰显自己崇高的品德,于是一个筋斗云飞到陈桥驿,成功的阻止了士兵们杀人放火。赵光义,想不到你还会腾云驾雾,简直就是神仙中人,佩服佩服!

赵光义不但篡改《太祖实录》,还不遗余力的篡改自己的历史。史官觉得这样非常不妥,你还没有死,怎么能在活着的时候就篡改自己的历史呢?赵光义的理由非常充分,因为不趁自己活着的时候改,死了之后就无法改了。知道《金匮之盟》吗?对了,就是新鲜出炉的《金匮之盟》,这是杜太后钦定的盟约,还有赵普作证,立即修改。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只要他觉得不合适的地方,统统篡改。虽然改的面目全非,但是仍然有许多真实的史料片段流传了下来。学问严谨的人们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剥开重重迷雾,努力还原真相。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定难军节度使李继筠去世,其弟李继捧接掌了权力,自称节度留后,当时才十七岁,到今年也只有二十岁。节度使留后的意思是,当节度使不在的时候,代理节度使行使军政大权。

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唐僖宗李儇赐党项人拓跋思恭国姓,并授定难军节度使。从那时起,拓跋思恭就改叫李思恭了,李家也一直世袭定难军节度使,至今已有百年。

李家在定难军繁衍生息,努力造娃,时至今日,已经族人众多。什么七大姑八大姨,数都数不过来。一块砖头砸中三个亲戚,是很正常的事。李继捧年轻,而且能力不足。有些族人们自然而然想入非非,开始觊觎权力。李继捧无法化解和这些人的矛盾,苦恼不已。权力是我哥哥留给我的,你们这些亲戚凭什么要分一杯羹?这块蛋糕是我一个人的,你们都别想吃。思来想去,这么明争暗斗下去,不是被这些人搞残就是搞死。于是效仿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带领二百七十多名族落首领,投附宋朝。带上鸡狗牛羊这些牲口,乃至搓衣板、酱油瓶等生活必需品,一样都没有落下。因此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庞大。

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虽然只有十九岁,但是心高气傲,十分不理解他的做法。我们李家世袭定难军节度使,割据一方,在定难军五州称王称霸,已经百年。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距离千年老店只差九百年。在定难军吃香的喝辣,唯我独尊不好吗?非要去京师,给赵光义送人头,李继捧,你这小子鬼迷心窍了吧?他不敢公然叛变,于是找了借口离开。表哥,我奶妈死了。我要请一条龙服务,又要大摆酒席,暂时没有时间跟你去京师。这个借口实在太好了,不由得李继捧不同意。

李继迁不敢停留,把兵器藏在棺材里面,带领少数族人逃往蒙古地斤泽。到了地斤泽,他到处联络党项豪族。但是豪族们都瞧不起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不予理会。你个小东西也不照照镜子,是哪根葱哪根蒜,我们凭什么要跟你合作。再说怎么合作,究竟谁是大股东谁是董事长,谁说了算,怎么分配利益?只当他拿出李思恭的照片,豪族们才回心转意,同意跟他合作,共同反抗宋朝。

李继捧一行人来到东京开封,被这里繁华富庶的景象深深震撼到了。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街上跑的不是奔驰就是宝马这些豪车。他们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目不暇接,处处觉得新鲜稀奇。尤其这些部族女人们,看到京师的贵妇们穿着绫罗绸缎,戴着金银珠宝,全身上下透着雍容华贵之气,不禁叹为观止。再看看自己,面黄肌瘦,一手的老茧,衣服款式老土,鞋子上满是泥巴,充满乡村田园气息。同样都是女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李继捧放弃世袭割据,纳土归宋,进献定难军节度使辖下夏、银、绥、宥、静五州地盘,赵光义大喜过望,于是授以彰德军节度使。不过不必到治所赴任,只需要在京师享清福就可以了。就这样,李继迁提前四十年退休,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还没有参加工作就退休了,这简直就是所有打工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这种好事怎么偏偏落到了他的头上,没有落到我们头上呢?

李继捧纳土归宋,算是一件喜事。那么更大的喜事,接踵而至。辽国皇帝耶律贤第二次率军南侵,依然没有讨到便宜,返回辽国不久就驾崩了,他十岁的长子耶律隆绪继承皇位。鉴于耶律隆绪太小,还在喝未来星、哇哈哈,无法治国理政,承天皇太后萧绰摄政。她小名燕燕,正是有名的萧太后。

李继捧入朝,受到了优待。不仅获赏大笔金银财宝,而且由定难军节度留后,升为彰德军节度使。吃香喝辣,小日子过得别提多逍遥快活。反观李继迁,居无定所,吹的是西北风,吃的是黄土沙,犹是羡慕嫉妒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火色山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玉露文学y6g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历史连载1035万字

作者:止天戈

简介: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