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抗战之铁血兵王
导航

第四十章歪打正着

1937年,10月27日,06:00。五楼,硝烟弥漫散发着呛人的味道,不时有中枪的士兵被军医拖下火线。林超东欣慰的看到,八十八师的医官手摸着颈动脉,用手电观察瞳孔,还有人在做不怎么规范的心肺复苏。“防空机枪,防空机枪呢,特么有喘气的军官没。”

强忍着硝烟的刺激,张四行也被熏出两行眼泪,顺着他脸上的油彩弯弯曲曲的滑落。这时一个头戴M35钢盔,身上穿着军官服的人跑过来。这件事上,这时几乎全世界的军队都不合格,战场上哪能让军官被敌人狙击手轻易认出来。一把拽住跑来的军官,张四行冲他大吼,“防空机枪,防空机枪呢,让防空机枪组去打豆丁坦克,20毫米机枪弹,他们的薄装甲根本挡不住。”

对此杨瑞符脸上一红,自己弯着腰靠近了冲张四行喊,“机枪连损失惨重,我们的防空机枪两挺都被炸坏了……”他也很不爽,那距离大楼三十米左右的豆丁坦克,正向楼上喷射着子弹与炮弹。虽然它的炮威力不大,但时不时会打倒一个两个士兵。可最初把机枪连的主力摆在楼顶,受到对方掷弹筒密集打击,人员、武器伤亡巨大。两挺高射机枪都被掷弹筒炸坏,一挺枪管被炸弯,另外一挺干脆连枪身都被打的大窟窿小眼睛的。看着摆在那儿的被打坏的重机枪,与那挺前半截枪管被炸弯的高射机枪,张四行感觉到一阵蛋痛。“轰隆”豆丁坦克上的37毫米炮打穿墙壁,被打中的士兵倒在地下哀号,其他士兵也滚做一团。不能让他们再那样打下去,不然楼上的守军被压制,几千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涌上来,下层的杂兵就算依靠迷宫也抵挡不了多久。“坦克,坦克向大门去了。”

下楼的士兵有人在狂喊,所有人都明白,一楼被攻破,那剩下的人也挺不了多久。这时候机枪连的兵还在试图抢修重机枪,修好一挺就按张四行说的在板车上装上一挺。然而一切都显得那么慢,面对几千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攻击,一切抵抗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要是有战防炮……要是有训练精良的炮兵……要是……张四行急得舌尖发痛,怕是要急火攻心起口疮。他拽着杨瑞符,“杨营长,要是鬼子明白过来,见我们没有对付坦克的装备,只消把坦克往仓库门前面一停,我们大家就得够呛。”

可在场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没有什么能够对付那些坦克的武器。卧-槽、卧-槽、一千万个卧-槽,这特么该怎么办。转眼看到被炸弯了枪管的高射机枪,说枪管弯也不像曲尺似的弯。只是原本直溜溜的枪管,这时变得成了弧形。另一挺被炸坏的高射机枪枪管倒是直的,可惜这会再换哪来得及。“杨营长,快找人抢修重机枪,没有重机枪我们撑不了多久,日本海军陆战队发了疯。”

对这件事,杨瑞符当然也注意到。虽然他料想日本人会对仓库猛攻,可这猛烈程度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一时间也没什么办法。目光急切的在五楼作战的士兵里扫过,张四行心想:难道又得用人去炸坦克,作为精锐的德国伞兵特别行动队不是没有进行过训练,但靠人打坦克效率实在太低。另外也理解不了,日本人这种连德军装甲车都不如的破坦克,在中国就特么真的没办法对付了吗?“机枪连的人……”机枪连的连长大吼,正修理机枪的士兵们应声排队,虽然知道面临什么样的命运,都是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儿。这很无奈,没有适用的武器时,往往只有拿士兵的生命去填。急切的再度扫过五楼,张四行脑袋飞快转动,甚至连曾经见过的水火箭都想到了。然而本来可以反坦克的防空机枪,已经被打坏了。有人给机枪连的士兵身上挂手榴弹,有些被挂上手榴弹的士兵自知无力保命,把自己的遗书、遗言塞给替他绑手榴弹的人。真的特么的,这仗打的,老子要是多说一句……张四行心中狠狠的骂,但现实就是没有武器,暂时来说根本没有武器能对付那三辆铁王八。“我们去一楼,要是鬼子靠近大门,我们就冲出去炸特么的,十八年后……”感叹这群人的勇气,但张四行真的不看好他们在一楼对坦克的攻击。那里有很快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步兵,凭着坦克的遮掩,他们能避免钢盔雷的打击。随着日军的步兵越多,坦克受保护的力量越强大,到时坦克向里一开……后果不堪设想。“杨营长,阻止他们,坦克我来想办法。就是去炸坦克,我也有机会活着回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被皇马挖掘了》《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当医生遇到法医后》《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过天门》《普通人,但怪物之母》《超时空快递》《石破天穿越令狐冲》【格格党】《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玉露文学【y6go.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之铁血兵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庆余年

庆余年

历史连载564万字

作者:猫腻

简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