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玉露文学】地址:y6go.com
水镜影像继续:
【说了小吏与百姓使用的“传信”,再来聊聊“符牌”。
如今的常用词「符合」就是从符牌而来。
“符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所用。
它的前身是夏商时期的“牙璋”,以玉雕琢而成的礼器。很明显,这东西不是百姓能用得起的。①
逐渐的,牙璋有了兵符的性能。
到了战国时期,符牌出现,用于调兵遣将的军事信物。
把它制作成“虎”的外形,表达了使用者希望如虎勇猛、战无不胜的心愿,故而又称虎符。
虎符通常是一分为二,半枚由君王持有,半枚由将军持有。
大批调兵时,两者合二为一,以勘验真伪,确定军事行动的命令不是作假。由此诞生「符合」一词。
我们看到的阳陵虎符,是嬴政给阳陵守将的兵符。
它由青铜制作,成卧虎状。因为年代久远,中间的对合处锈死,现在已经无法将其左右分开。
依旧能看到左右两半的虎颈背部的错金文字,各有十二个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②
秦汉时期,符牌多用于军事信物。
随着朝代更迭,符牌的属性变得更宽泛,多了政治权力的识别功能。
唐承隋制,在其基础上做出修定。
一说李唐为了避讳先祖李虎之名,改虎符用兔符,不久改为鱼符。
鱼符的用途大致分成了两类。
铜鱼符袭旧时虎符的性能,依旧作为调兵凭证。
另外出现了随身鱼符,“明贵贱,应征召”,作为一种身份象征。
初唐时期,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鱼符,且太子、秦王、官员的鱼符材质个不相同。
佩戴鱼符时,朝廷还给配了相应的鱼袋。等到了宋朝,废鱼符而留鱼袋。③
时至明清,符牌变成了牙牌。长得有些像是我们使用的大号名片,当然不似名片用纸制作,而是用兽骨、象牙、木头或金属制成。
它的使用者不再局限于中上层官员,而往下层延伸,小吏也会佩戴了。
这大致就是历史上身份证明的演变轨迹,以下放几组文物照片,供大家围观欣赏符牌的变化。
照片:1-36.jpg】
水镜中展示出的一幅幅符牌对应图。
最后一张是标注为「乱入的手写纸质名片示例,给明清牙牌做参照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长生从御兽师开始》《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重回年代赶海打猎》【创客小说】《死灵法师在末世疯狂屯兵》《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笔趣看】《噩梦使徒》《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